——读《天蓝色的彼岸》有感
黄埔区深井小学五年级李德臻 指导老师李卫红
有人说过:“在事业的峰峦上,有汗水的溪流飞淌;在智慧的珍珠里,有书籍的知识闪光。”这句话虽然很早就知道了,但它在我脑中依然记忆犹新。
一天,我在图书馆借书,我在一行又一行的书名中浏览。忽然,我被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住了。那本书的名字叫做《天蓝色的彼岸》,我不多想,就借回了家。“吃饭咯!”晚饭的“钟声”响起了,我干脆把它当作耳边风算了,便埋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。
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哈里,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,来到另外一个世界,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。但他还想念着自己的爸爸、妈妈、姐姐、老师和同学,即又不知如何与他们一一道别,他认识了一个幽灵阿瑟。后来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,向大家告别,并向姐姐雅丹说一声:“对不起……”
看完这本书,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因为我实在为故事中的小男孩哈里感到惋惜。在人世的时候,哈里不听爸爸妈妈的话,还不停地和姐姐雅丹吵架,一点也不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,经常让父母为他操劳,心烦。如今,自己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,看见父母在家中默默地哭泣,伤心,姐姐在愧疚,自己才感到失去亲人的悲痛。
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:五官科诊室里同时来了两位病人,是鼻子不舒服。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,甲说,如果是癌,即去旅行,首先去拉萨……乙也如此表示。 结果出来了,甲的是鼻癌,乙长的是鼻息肉。甲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,乙却住了下来。甲的计划是:去一趟拉萨和敦煌;登上天安门城楼;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,力争亲临实地听一次瞎子阿炳的《二泉映月》;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;写一本书……凡此种种,共27条。 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: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,有的实现了,有的由于种种原因,没有实现。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,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,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想。当年,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,去了拉萨和敦煌。第二年,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,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。这期间,他登上过天安门城楼,去了内蒙古大草原,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。有一天,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,于是打电话去问甲的病情。甲说,我真的无法想象,要不是这场病,我的生命该是多么地糟糕。是它提醒了我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。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。你生活得也挺好吧?乙没有回答。
其实,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,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。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,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,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,去实现梦想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还会活得更久。然而也许正是这个量上的差别,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。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,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。如果每个人都像病人甲那样,过个充实,满足的一生,那么就算我们离开这个世界,也不带任何遗憾,而不是像哈里那样,失去了才懂得珍惜。本来,一家四口的生活应该是多么幸福,和谐,可一场车祸,就让一个家破碎了,残缺了。生命只有一次,失去了,就再也不会拥有了。上帝给了你美好的一切,但是你若不珍惜,就只能擦肩而过,瞬间化为乌有了。
也许有的人说:“没关系,我的命还长着呢,明天再说吧!”可在现实中,到底会有多少个明天在等你呢?我们应该向海伦凯勒说的那样:“将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。”只有这样,人才会懂得珍惜。
在书中,我们不仅知道要珍惜一切,同时,我们也获得了数不尽的智慧。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:哈里来到人间,学习阿瑟用意念来控制姐姐的笔,在白纸上传达他的心声。这里也值得我们学习,并学会“学以致用”四个字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。
同学们,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,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。让我们从小伴着书香成长,让智慧和快乐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中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