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,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,书,与我们的命运紧紧相依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物质的极大丰富却没有使我们更幸福,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繁忙,我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不安,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匮乏空虚……层出不穷的精神问题困扰着我们,能真正用心去读书的人似乎已经越来越少。
前苏联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:“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,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,如果没有它们,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,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。”可见,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平庸,鼓舞精神,我们不仅要多读书、读好书,更重要的是快乐地读书,享受阅读。
“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”书不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,更是人类掌握知识的一大阶梯;它不仅帮助我们摆脱无知了与愚昧,更协助我们体验到了人生中不一样的巅峰。
明朝有一位学者叫宋濂,宋濂读书时,遇到疑难,自己不能解决时,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。逢严冬季节,他忍饥挨饿,顶风冒雪,穿过巨谷,爬上大山,两脚冻裂出一道道血口,仍继续寻访老师。面对同窗们的绮绣朱缨,他缊袍敝衣处其间而“略无慕艳意”,“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”正是这种刻苦读书享受阅读的品质,使他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就。
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,一生的发明达两千多项,被誉为“发明大王”。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,查资料。困极了,他就以书当枕,在实验室躺一会儿。因此,有人风趣地说:“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,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收营养。”爱迪生伟大的成就与他读书的习惯也是分不开的。正是勤奋、快乐地读书造就了如宋濂、爱迪生这一般伟大人物的人生。读书让我们的行为更有价值,让我们的人生更为辉煌,也让我们拥有了创造伟大的机会。
但是,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读书所铸就的侥幸辉煌,因为,那并不是读书的真谛,也不是我们追求书籍的目的。读书是人类灵魂升华的源泉。的确,读书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,让人类谱写光辉璀璨的历史篇章:春秋的百家争鸣,东汉的建安文学,唐朝的壮丽诗篇,宋代的风雅宋词,元朝的清丽散曲……无不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类的智慧结晶。然而读书的意义却并不仅仅在此!因为书籍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眼前这个纷繁多彩的社会,更是一片浩瀚无比的心境。
“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。” 《易经》中的这句话形容的是整个宇宙阴阳的浩瀚,但我觉得这更像是善读之人的内心。因为读书,我们才能用心领悟到大自然的真谛,感悟到复杂的人生,我们的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。因此读书不仅是为了生活与前景,更应该注重的是自我的陶冶,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豁达与从容。晋代的诗人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,他的生活贫困、境遇难堪,并不见得读书为他带来了多少财富与荣耀,但他依然在被我们口口称颂,不仅是因为他所谱写的传世名篇,更是他安贫乐道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打动着我们。由此可见,快乐地阅读,读出我们的内心是最重要的。
在这个节奏紧张的社会中如何快乐地阅读呢?
我认为很简单,首先是点滴阅读——利用等待时间、地铁公交上的时间读书;其次便是持之以恒、悟之以情。
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,读书也是如此。我们只有勤读书,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,并开始发展我们的内心。“辍学如磨刀之石,不见其损,日有所亏。”说得同样是这个道理。当我们开始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后,最重要的便是要用心用感情去体会书中的内容了。人类的情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,也是我们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原因。我们从《史记》中感悟到历史的宏伟,从《老子》中感悟到自然道法的奥妙,从《庄子》中感悟到逍遥与生命的无缺……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感悟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成长,让我们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。
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,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;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。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,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。让我们用心悦读,体会人生,感悟生命的价值吧!
学生姓名:施岳宏 指导老师:蔡云霞 学校名称:广州市第四十中学 初二(6)班
教师评语:
本文以议论文的形式,从当今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匮乏(内心的浮躁苦闷)引入快乐读书的必要性;从读书可以摆脱平庸、创造辉煌的人生、使我们的心灵安宁三个方面层层递进,论述了读书的益处;又从零碎时间的利用、点滴片段的积累等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倡人人阅读;结尾处更是将读书与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,立意较高。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,能写出这样一篇议论文是难能可贵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