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时候,我们经常会背到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首诗。它让我们学会了要学会节约,不浪费。但是,在以前,这种节约的现象是少之又少,浪费的现象处处都是。比如,在饭店、酒店里,我们常常能看到饭桌上浪费了很多食物;即使是在垃圾桶里,都能看到许多根本没吃过的食物;许多学校的食堂每周要浪费大约1200双一次性筷子,一年足可以毁掉一片森林;一个滴水的水龙头,每分钟浪费60克水,也就是每年浪费了约315吨水。
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?
好的现象还是有的,就举例说说我们家吧。我从小就是穿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长大的,而我穿不下的衣服,妈妈会给弟弟妹妹穿。而且我们家每天都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。比如,电视机、电脑等电器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用到,每次用完我们都会及时关掉电源。再比如洗衣服的水,我们都会装好, 。洗完菜和米的水,就用来浇花。由于受到我们的影响,外婆家洗衣服都是用手洗的,这样每天可以节约到一桶水呢!对于我们来说“节约”已经是一种好习惯。
在学校,我们可以把没用完的作业本,用来计算,并且尽可能的使用双面纸进行打印;在家里,应该珍惜好每一滴水,每一度电,甚至每一粒米;在假期里,应该低碳出行,尽量少开车,选择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;在购物时,可以不买东西就尽量不买;在饭局上,最好自己带木筷或使用卫生筷;在公共场所内,看到没关好的水龙头要及时关上,避免浪费水资源。
浪费这种现象似乎唤醒了人们。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并履职后,首先在我们社会中倡导厉行节约之风。所以,现在在饭店、酒店吃饭时点的菜要吃完;而国家会见领导等大人物时,也不铺张浪费,不摆鲜花,不铺红地毯了。
是呀,节约不浪费不仅能积累财富,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。节约,要从点点滴滴做起,节约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去传承它吧,同学们!让我们行动起来,让我们从小学会节约不浪费,让我们周围不时闪现出文明美德的火花吧!中华大地上正掀起一股节约不浪费的文明的热潮!
教师评语:这篇文章紧紧围绕“节约从点点滴滴做起”展开来写,开头名言引入,朴实自然,接着列举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节约的事例,令人信服。结尾引用名人警句,真是耐人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