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  |   设为首页
 
 
关于我们
            获奖作文
          活动花絮
 
 您的位置:首页其他内容获奖作文
 

生 命 的 意 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读《生命 生命》有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湛江市第二小学四(3)班 马秋愉   指导老师:钟燕

   这段时间,我们学习了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文章《生命 生命》。课文以“我常常想,生命是什么呢?”开头,然后通过“飞蛾挣扎求生、小苗砖缝生长、静听自己心跳”三个事例,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:“虽然生命短暂,但是,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。”读了这篇文章后,我也一直在想: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?
   从新闻上得知,前段时间,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自杀了。原因是自己没有手机,班上其他同学都有,他觉得面子上过不去,回家便向父母要钱买手机。父母觉得小孩子没必要用手机,而且家里经济条件不大好,就没有答允。他又要挟:“你们买不买?三天后如果我还没有看到手机,我就死给你们看!”父母以为他开开玩笑耍耍小性子而已,便没有放在心上。谁知道,三天后他真的找了瓶农药喝了下去,结束了自己年仅12岁的生命。因为得不到满足的虚荣心,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难道生命的意义在于一味地索取吗?
   在那场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中,在一个矿井下,有一名矿工被困井底,他靠着自己强烈的救生欲望,在井下熬了七天,直到被救援人员发现并救出,创造了超过“黄金72小时”仍存活的奇迹。这和前面那个轻生的小学生,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!生命的意义不就是想方设法好好活下去吗?
   贝多芬,一位伟大的音乐家,可又有几人记得,他是一个聋人呢?张海迪是一位著名的作家,被誉为“当代保尔”,是因为她是一名从小就高位截瘫的残疾人。还有杏林子、海伦凯勒,他们虽然是残疾人,但并没有自怜自艾,也没有埋怨命运对他们的不公,反而更加努力,成为了杰出人士,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,有的咬得轻,有的咬得重,无论咬得轻还是重,命运对你都是公平的。
请记住: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和给予,而不是糟蹋和索取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。

点评:小作者在读了《生命 生命》一文后,有感而发,结合实际进行了关于生命的思考。语句朴实,条理分明,中心突出,对四年级小学生来说,这篇颇具议论文之风的习作,是难能可贵的。


 

| 更新时间:2013.07.16    查看次数:1156
 

版权所有© 2010 广州市华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粤ICP备1004876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