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(4)班 马鸿婷
刚拿到《爱的教育》时,还以为是记叙某种情爱的,看完时,才知道那是本写在学校,在家里,在平常生活中,一个普通学生对父母的亲情,对老师的师生情,对同学的友情的一本书。这本书的作者也并不是什么大作家,而仅仅是意大利一个三年级学生德·亚米契斯,他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他的生活,他的学习,他的友人,以及他对战争的看法,对外国爱国少年的借鉴。更重要的,是他把学校内惩恶扬善的事情写得惟妙惟肖。
读了《侠义的行为》后,我感受颇深。这一则小故事讲了德·亚米契斯的班级里有个叫克洛西的可怜的孩子,他一只手有残疾,而且赤发。或许当时赤发的人更受别人欺侮,或许因为他的母亲是个卖野菜的白色而瘦小的妇人,或许是他有一手残疾,同学总是欺侮他,说他是“残废人”,还装出他母亲挑担的样子笑话他。这无疑是人世间最大的侮辱!他拿起墨水瓶砸了过去,却砸到了走进教室的老师。老师质问是谁干的,卡隆义无返顾地站了起来,真相大白之后,老师准备惩罚嘲笑者,而卡隆却请求老师饶恕他们。
这则故事最令我感动的是卡隆替克洛西站立认错的情景。卡隆当时一定认为,克洛西已经够可怜了,他被同学这样欺侮,如果连老师也不放过他,那他岂不是雪上加霜,更加可怜吗?说不定还会对生活失去信心,自暴自弃。卡隆意识到了事情后果的严重性,于是他替克洛西站了起来,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。他宁愿自己受惩罚,也不愿让可怜的人再受伤害。从这看出了卡隆的仗义,也看出了他的善良,更看出了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。
其次是卡隆请求老师饶恕肇事者。因为他们或许不是存心嘲笑克洛西,他们只是开开玩笑,没想到玩笑开大了,闯了祸,闹到老师那儿了。卡隆也明白他们的舍身处地,为了不把事情再闹大,为了使全班同学和睦相处,卡隆请求老师饶恕他们。从这里更进一步地看到了卡隆的善解人意,看到了他白雪般纯洁的心灵。
在现实生活中,像卡隆这样的人并不少见,他们舍己为人,为大局着想,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。这种人是我们的榜样。可也有一种人,屡次受人恩惠,却忘恩负义,过河拆桥,置人于痛苦之中。这样的人只会让整个社会人心惶惶,人人自危。真希望这世上像卡隆这样的人多一些,让这个世界充满爱!